n132422

鹭江茶桌仔|从“管得住”到“育得好”

●余蕊

暑期,“孩子去哪儿”是许多家庭的“心头忧”,各类公益暑托班成了“解忧良药”。近日,本报报道,厦门市职工子女暑托班全面开班。今年全市暑托班开班数量预计同比增长30%,可服务职工子女超万人。

厦门在全省率先推出工会暑托班,为破解暑假孩子“看护难”开出了一剂“良方”。8年来,厦门公益暑托班课程更丰富了,形式更多样了,服务对象也延伸至新就业形态人群,服务半径不断扩大,服务精度持续提升。

公益暑托班数量与质量不断提升,彰显城市人文关怀。从最初的“管得住”到如今“育得好”,这一转变背后,需要诸多环节的协同支撑:政策扶持精准发力,让暑托班受益人数不断增加;师资配备持续完善,课程内容更加丰富;安全措施严格落实,稳稳兜住安全安心的底线。这就是把职工和孩子的需求放在心上,知道职工愁什么,明白孩子爱什么,用更完善的机制和更温暖的服务回应期待。

从传统职工到新就业形态群体,“留厦”更安心。相较于有固定工作时间和单位托管资源的传统职工群体,外卖骑手、快递小哥、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群体,因劳动关系松散、流动性强,子女托管难题更为突出。厦门不仅将公益托管服务延伸至新就业形态职工,更针对他们的工作特点,推出个性化、定制化托管,例如托管时间延长、提供留园服务等,用真真切切的民生关爱与实实在在的政策倾斜,增强新就业群体对厦门的归属感与认同感。这份包容与温暖,让更多来厦打拼、为城市发展奉献的人,能够更安心地“留厦”。

从一张课桌椅的“管得住”,到一间成长园的“育得好”,变化的不只是硬件设施与课程内容,更是城市服务理念的提升:民生工程不应止步于“解燃眉之急”,更要追求“温暖人心”,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民生事儿办好,更让“幸福厦门”的底色愈发鲜亮。